找到相关内容193篇,用时39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任继愈《中国佛教史》(3)

    国、罽宾国和阿踰陀国造寺;又在阿踰陀分别造尼寺、萨婆多部(有部)寺、大乘寺各一座。这大体可以反映他一生的活动范围和教理倾向。  世亲的新有部思想,集中表现在《阿毗达磨俱舍论》中。此论以《杂阿毗昙心论》...云集,人口众多。原有法师婆娑须拔陀罗者,曾在罽宾偷学有部要典《大毗婆沙论》回来传播,为僧佉外道所败。世亲耻之,作《七十真实论》破《僧佉论》;又作《阿毗达磨俱舍论》,取经部说,立有部新义,破罽宾毗婆沙师...

    任继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32847042.html
  • 从原始佛教到阿毗达磨论书的二谛探讨(1)

    阿毗达磨心经论》、《阿毗达磨俱舍论》、《阿毗达磨顺正理论》及《阿毗达磨藏显宗论》等论书的二谛说。  (二) 阿毗达磨诸论的二谛考察  在有部的教学上,大体上是以迦旃延尼子(Katyayaniputra)...

    释如戒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70647568.html
  • 从原始佛教到阿毗达磨论书的二谛探讨(2)

    。  19.《杂阿毗昙心论》11卷(刘宋?僧伽跋摩等译)大正藏第28册,  No.1552。  20.《阿毗昙甘露味论》2卷(唐?玄奘译)大正藏第28册,No.1553。  21.《阿毗达磨俱舍论》...vol.I,p.367)。如对照真谛译《阿毗达磨俱舍释论》卷22(大正29,306c29),作:“唯除于法世流布语所立”;玄奘译《阿毗达磨俱舍论》卷30(大正29,155b27),则作:“唯除法假”。因此...

    释如戒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70647569.html
  • 略探闻所成慧在修道中的意义

    正藏第27册,No.15452。  2. 《杂阿毗昙心论》11卷 (尊者法救造,宋?天竺三藏僧伽跋摩等译) 大正藏第28册,No.1552。  3. 《阿毗达磨俱舍论》30卷 (尊者世亲造,唐?三藏...

    释祖莲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70747571.html
  • “心念处”之探讨──以《大智度论》为主(2)

    藏第28册,No.1555。  12.《杂阿毗昙心论》11卷(尊者法救造.刘宋.僧伽跋摩等译)大正藏第28册,No.1552。  13.《阿毗达磨俱舍论》30卷(尊者世亲造.唐.玄奘译)大正藏第29册...

    释如定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71547579.html
  • 二乘人回小向大之考察

    依《阿毗达磨俱舍论》44所说,一个阿僧祇的数量为1051,若《大般涅槃经》中所指的是大劫,则二乘人成佛比由修学菩萨道而成佛需三大阿僧祇劫的时间是快得多。这样二乘成佛就不再是迂回稽留,反而是速成了;...10《阿毗达磨俱舍论》30卷(世亲造,唐.玄奘译)大正藏第29册,No.1558。  11《瑜伽师地论》100卷(弥勒说,唐.玄奘译)大正藏第30册,No.1579。  二、现代人著作  1印顺法师著...

    释长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72347580.html
  • 佛法的基本─四圣谛(2)

    。另一个因素是那个业报要成熟的其他条件齐全的程度,这得依其他的业行而定。世亲在《阿毗达磨俱舍论》(Abhidharma Kosha)中提到了这个问题,他说,一般而言,最强的业会先有结果。如果某一个业的...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23248242.html
  • 莲华--即圣洁而世俗

    ,确  实对香花采取否定、排斥的态度。  早期印度佛教之所以把花朵饰身,视为应该戒除的事情  之一,理由是:为了防止“憍逸”之心的产生。部派佛教的  重要代表作品之一-《阿毗达磨俱舍论》卷14,在说明...

    杨惠南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40248452.html
  • 时轮深道:佛教觉囊派显密传承概述

    品类论》、天寂的《识身论》、舍利子的《法蕴论》、目犍连的《施舍论》、拘瑟耻罗的《集异门论》、和满慈子的《界身论》。  4.上下对法,乃无著的《大乘阿毗达磨论集》和世亲的《阿毗达磨俱舍论》。  5.古印度...

    卓格·永丹嘉措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55148732.html
  • 略说弥勒禅法的修习

    亲人的感情就不同,从至亲入手发起慈悲心,等到训练淳熟,再推广到次亲、下亲、中庸、下怨、中怨,最后才是上怨。进而从身边的人推广到一村、一城、一国乃至整个法界一切众生。这一修法,和世亲所造《阿毗达磨俱舍论》...

    明夷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60248763.html